showSidebars ==
showTitleBreadcrumbs == 1
node.field_disable_title_breadcrumbs.value ==

开拓者 - 导师

导师计划: 发展潜力与表现实力的桥梁

我们在每一届的比赛中,都会汇聚一批精心挑选出的企业领袖、领头羊、学者和投资者。

他们每次都毫不吝啬的跟初创业者分享他们的领域知识和分享人脉。

这个宝贵的导师计划能让参赛者能够站在这些巨人的肩膀上,借由他们身上获得宝贵的智慧,克服前方的挑战,得以迈向更高的成就。

Open Modal

Jeremy Goon
Chief Sustainability Officer
Wilmar International

Open Modal

Peter Ho
Executive Chairman
HOPE Technik

Open Modal

Professor Yaacob Ibrahim
Advisor to President of SIT
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pen Modal

Gary Kunis
Former Chief Science Officer
CISCO Systems

Open Modal

Kheng Nam Lee
Deputy Chairman
Vertex Holdings

Open Modal

Michele Lemmens
CTO & Head of Business Sustainability for APAC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 (TCS)

Open Modal

Hugh Lim
Executive Director
Centre for Liveable Cities

Open Modal

Liu Xiaowei
Asia Director & Senior Advisor to Secretary General
World Energy Council

Open Modal

Sugandhi Matta
Chief Impact Officer
abc IMPACT

Open Modal

Wong Wai Me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ata Centres), Data Centres & Networks Division
Keppel Data Centres Holding Pte Ltd

Open Modal

Ivan Ng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City Developments Limited

Open Modal

Andrew Tan
Former Managing Director / Operating Partner
Temasek International

Open Modal

Pauline Tay
Director
National Health Innovation Centre (NHIC)

Open Modal

Dave Sivaprasad
Managing Director and Partner
Boston Consulting Group (BCG)

Open Modal

Kwan Chong Wah
Director of Kwanpen Co-founder / CEO of Acorn Marketing and Research Consultants

Open Modal

SS Lim
CEO
PTC System (S) Pte Ltd

Open Modal

Dr James Chung Hui Tan
Orthopaedic and Sports Surgeon
Quantum Orthopaedics

Open Modal

Dr Claus Rettig
President, Asia Pacific
Evonik (SEA) Pte. Ltd.

Open Modal

Dr Daniel Tay
Vice President, Emerging Technology Group
Temasek

Open Modal

Steve Lee Hee Kwang
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
Singapore Power Limi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Security

Open Modal

Dr Shawn Vasoo
Executive Director
National Centre for Infectious Diseases (NCID)

Open Modal

Dr Carl Firth
Partner
Panacea Venture

Open Modal

Guo Xiuli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Nurasa

Open Modal

Ong Kim Pong
Group CEO
PSA International

Open Modal

Tan Kah Han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 Senior Director (Unmanned Systems Group/Next Generation Programme Office), 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

Open Modal

John Cheng
Founder & CEO
Innovate 360

Open Modal

Michael Toh
Managing Director
Singapore Water Association

Open Modal

Prof Chan Choong Meng
Senior Consultant Renal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Renal Medicine
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 (SGH)

Open Modal

Yap Chew Loong
Former Country General Manager
Becton Dickenson (BD) China Hong Kong

Open Modal

Kwek So Cheer
Partner
PricewaterhouseCoopers LLP

Open Modal

Cheong Chee Hoo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SO National Laboratories

Open Modal

Associate Prof Henry Ho
Chairman, Division of Surgery and Surgical Oncology – SGH and NCCS, Academic Chair, Surgery Academic Clinical Program Executive Director , National Health Innovation Centre (NHIC), Senior Consultant, Dept of Urology - SGH

Open Modal

Goh Eng Choon
President, Cyber Business Area
ST Engineering

Open Modal

Alvin Foo
Head of Technology & Sustainability Solutions
PSA Singapore

Open Modal

Kunna Chinniah
Board Member
Sembcorp Industries, Changi Airports International, Capitaland Ascendas REIT Management, Greenko Energy Holdings

Open Modal

Ryan KC Chaw
Senior Director, Global ETA
The Coca-Cola Company

Open Modal

Chok Yean Hung
Board Member and Former CEO
AEM Holdings Ltd

Open Modal

George Poh
CEO
Unisteel Group

Open Modal

Dennis Wee Teck Heng
Head Innovation, Data Centres & Networks Division
Keppel Ltd

Open Modal

Wahab Yusoff
Founding Partner / Acting CEO
Rekanext Capital Partners Pte Ltd

Open Modal

Sze Thiam Siong
Senior Technical Advisor
Setsco Services Pte Ltd

Open Modal

Ravinder Singh
Senior Advisor
ST Engineering

Open Modal

Ng Chun Pin
Deputy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Planning, Corporate and Technology)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NEA)

Open Modal

Sheng Thong Yin
Managing Director – Singapore Group; Senior Vice President - Corporate Planning & Development
NIPSEA

Open Modal

Robert Yap
Executive Chairman
Swan & Maclaren Group Pte Ltd

Open Modal

Arunjai Mittal
Chairman
Advanced Micro Foundry

Open Modal

Jasmmine Wong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Mobility Abdul Latif Jameel

Open Modal

Geraldine Chin
Chairman and Managing Director
ExxonMobil Asia Pacific Pte. Ltd.

Open Modal

Sanjay Anand
Director, Projects & Business Development
Adani Global Pte Ltd.

Open Modal

Dr Ho Nyok Yong
Chief Operating Officer
Samwoh Corporation Pte Ltd

Open Modal

Thomas Pang
Senior Managing Director, CEO’s Office
Keppel Ltd

Open Modal

Clarence Lee
CEO, Lee Yin Apparel International; Honorary Treasurer, Singapore Fashion Council

Open Modal

Koh Li-Na
Deputy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 Director-General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 Singapore

Open Modal

David Tan
Assistant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evelopment Group)
JTC Corporation

Open Modal

Dennis Foo
Founding President
Singapore Nightlife Business Association SNBA

Open Modal

Ng Yeow Boon
Deputy Chief Executive (Development)
HTX (Home Team Science & Technology Agency) Ministry of Home Affairs

Open Modal

Dr Rebecca Lian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Green Planet Foods Pte Ltd

Open Modal

Lee Kok Kin
Group CEO
Cora Environment

竞赛信息 

首届“李光耀全球创新创业大赛”于2002年举办。 

李光耀先生被誉为将新加坡建国总理,推向全球视野的“国家商业计划”的设计者。而该竞赛以李光耀先生的名字命名。作为全球最早期的国际创新创业竞赛平台之一,李光耀杯创新创业大赛致力于汇聚全球最杰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创新者,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 

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该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规模显著扩大:从2002年仅有74所高等院校的200多份提交,发展到2023年共有1,000份提交,来自1,100所院校。 

今天,LKYGBPC已成为全球青年创新的卓越标杆。作为亚洲最具全球代表性和令人兴奋的深前沿科技创业挑战之一,数百名下一代企业家和全球创新生态系统的领导者齐聚新加坡,参与一周精彩的现场演讲、交流、导师指导和学习活动。 

在竞赛之外,该平台也成为了一块重要的“跳板”,助力日益壮大的校友群体持续创新,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奖品

重点领域

碳技术 

解决方案旨在捕获, 利用, 减少或储存二氧化碳, 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并利用数据优化碳管理, ESG报告和融资策略。

气候科技

气候技术利用气候适应性基础设施来减少排放并支持可持续发展。

能源转型

在能源生产、储存、传输和分配方面的进展,以促进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增强电网韧性,优化能源使用,并确保清洁能源的可及性。

食品与土地使用

创新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农业和替代蛋白质来源, 以增强食品安全并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影响。 

绿色建筑与施工

节能材料, 智能技术和可持续设计, 用以减少资源消耗和排放。

国土安全

先进的监控, 人工智能和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通过保护关键基础设施和公共空间, 加强国家韧弹性并增强快速响应能力。

公共卫生

数字健康, 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解决方案, 用以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改善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促进预防保健和整体社区健康。

可持续材料与循环性

创新材料和回收技术促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减少浪费, 实现闭环系统。 

运输与物流

基于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和移动优化的智能交通网络, 优化效率, 减少排放, 简化物流操作。 

城市交通解决方案

城市交通技术, 如自动驾驶汽车和人工智能, 有助于优化交通, 减少拥堵和降低碳排放。 

水解决方案

在水净化方面的创新, 利用实时监测和人工智能驱动的分析技术, 确保清洁水源的可及性, 优化水资源使用, 检测漏水并减少浪费。

新兴技术

在解决城市问题和可持续性方面的科学和技术进展, 最终对人类, 健康, 环境和地球产生积极影响。

规则

  • 每个团队或初创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创始成员/创始人, 是当前的学生或大学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 
  • “当前学生”是指截至2025年4月30日,正在高等院校全日制就读的理工科、本科、研究生或博士课程的学生.
    “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是指从2020年3月31日后开始毕业的学生。 

团队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1. 创新性 

  2. 商业可行性 

  3. 想法的影响力 

  4. 执行能力

在初赛阶段,您需要提交以下材料。未能在截止日期前在线提交材料将导致资格被取消。 

  1. 执行摘要 

  1. 不超过500字,格式为pdf 

  1. 文件命名格式为: Summary_TeamName.pdf 

  1. 演示文稿 

  1. 不超过20页, 格式为pdf 

  1. 文件命名格式为: Presentation_TeamName.pdf 

  1. 视频演示 (可选项 ) 

  1. 鼓励提交,但不是必须的。 

  1. 视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建议使用mp4格式.

  2. 文件命名格式为: Video_TeamName.mp4 

所有提交的材料必须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 
每个团队只能提交一个创意。如果一个团队提交了多个创意,将以截止日期前提交的最后一个创意作为评估依据。 
所有提交的执行摘要和演示文稿只能用英语或中文。 
所有时间均为新加坡时区 (+0800 GMT).

类别

类别 0 至 1:
推动城市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性领域具有变革潜力的商业化机会的初创团队 


  • 学术研究推动突破性深前沿 科技解决方案, 促进商业化机会, 以应对城市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挑战. 这些创新可能仍需验证, 但承诺带来变革性影响。 

  • 团队处于从构思初期到拥有最小可行产品 (MVP) 但未在市场上推出的阶段。

  • 每个团队/初创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创始人是是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生或大学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

  • “当前学生”是指截至2025年4月30日,正在理工学院或大学全日制就读的本科生, 研究生或博士生. “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是指从2020年3月31日开始毕业后的任何学生。 

  • 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曾全日制就读于任何课程但中途退学的学生也有资格申请。 

  • 团队或公司的成员人数没有限制。

类别1到无穷:
已产生收入的初创企业 , 阶段最高至A轮融资.

  • 初创公司处于初始销售或寻求扩大规模的阶段 

  • 产品或服务已在市场上推出,初创公司正在寻找下一个客户或进入新市场

  • 每个团队/初创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创始人是是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生或大学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

  • “当前学生”是指截至2025年4月30日,正在理工学院或大学全日制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 “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是指从2020年3月31日开始毕业后的任何学生。 

  • 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曾全日制就读于任何课程但中途退学的学生也有资格申请。

  • 团队或公司的成员人数没有限制。 

常见问题与解答

李光耀创新创业大赛 (LKYGBPC) 是一项国际竞赛, 旨在激励和赋能年轻企业家. 它为学生和初创企业提供了一个平台, 让他们能够向行业领袖, 投资者和潜在合作伙伴展示他们的创新商业理念。 

本次比赛面向所有新一代初创企业创始人开放. 要符合资格, 团队或初创企业至少必须有一名创始成员是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生或大学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

类别和组成 

类别 0 到 1:尚未产生收入的团队/初创企业, 具有新颖的技术或商业模式创新 

  • 学术研究推动突破性深前沿 科技解决方案,促进商业化机会,以应对城市解决方案和可持续性方面的挑战。这些创新可能仍需验证,但承诺带来变革性影响。 
  • 团队处于从构思的初期始到拥有最小可行产品(MVP)但未在市场上推出的阶段. 
  • 每个团队/初创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创始人是是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生或大学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  
  • “当前学生”是指截至2025年4月30日,正在理工学院或大学全日制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 
  • 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曾全日制注册于理工学院、本科、研究生或博士课程但中途退学的学生 人也有资格申请.
  • 团队或公司的成员人数没有限制

类别 1 到 无限:已产生收入的初创企业 , 阶段最高至A轮融资

  • 初创公司处于初始销售或寻求扩大规模的阶段  
  • 产品或服务已在市场上推出,初创公司正在寻找下一个客户或进入新市场  
  • 每个团队/初创公司必须至少有一名创始人是是当前的高等教育学生或大学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
    • “当前学生”是指截至2025年4月30日,正在理工学院或大学全日制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或博士生。 “毕业不超过五年的校友”是指从2020年3月31日开始毕业后的任何学生。 
    • 在2020年3月31日至2025年4月30日期间曾全日制就读于任何课程但中途退学的学生也有资格申请。 
    • 团队或公司的成员人数没有限制。

您需要在初赛阶段提交以下材料完成报名。

  • 在官方平台上完成申请表。
     
  • 执行摘要 
    • 不超过500字,格式为pdf 
    • 文件命名格式:Summary_TeamName.pdf 

  • 演示文稿 
    • 不超过20页,格式为pdf 
    • 文件命名格式:Presentation_TeamName.pdf 

  • 视频演示 (可选项) 
    • 鼓励提交, 但不是必须的。  
    • 视频不超过5分钟, 建议使用mp4格式。

  • 所有提交的材料必须是参赛团队的原创作品。 

如果未能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在线提交材料, 将导致资格被取消。 

提交开放日期时间:2025年1月6日,23:59 SGT(GMT +8)。 

最终提交截止日期:2025年4月30日,23:59 SGT(GMT +8). 

注册成功后,您将收到来自平台的确认电子邮件。

如果您没有收到此确认,请通过 Agorize 上的聊天功能与我们联系。 

可以。

您可以在提交素材后编辑参与者资料并更新个人信息,不过您无法更改您的电子邮件地址。

如果您需要更新电子邮件地址,您需要先删除目前账户并创建一个新账户。

每个团队只能有一名代表作为比赛的官方联络人,但团队或初创公司成员人数并没有上限。

每个团队只能提交一分企划书。

如果一个团队提交了多份申请, 我们会以截止日期前最后提交的企划书作为参赛作品。 

所有提交的作品将根据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 创新性 
  • 商业可行性 
  • 想法的影响力 
  • 执行能力

我们将于2025年9月29日至10月2日在新加坡管理大学举行大决赛。

我们也会在大决赛前几周在官网公布宣布相关讯息。

​​​​​​​获胜团队除了获得全球认可,还可赢得丰厚的奖品,其中包括奖金、以及与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指导机会。

备注:参赛团队必须全程参与 2025 年 9 月 29 日至 2025 年 10 月 2 日在新加坡管理大学举行的 LKYGBPC 大决赛的现场活动.


日期

里程碑

2025年1月
6日 – 4月30日

比赛启动并开放报名申请

2025年5月

初步筛选

2025年
5月 – 6月

全球评审严选!50 组优胜者与将挺进领域决赛

2025年
6月 – 8月

深度对话 | 线上导师1v1对接会 + 云端交流圈 & 主题工作坊

2025年
9月 – 10月

狮城创新加速周 — RVLT50 强团队终极打磨战!新加坡沉浸式集训营全程赋能


*RVLT 50中的两名成员将有资格获得前往新加坡的赞助机票和住宿。两名成员中, 必须有一名为主要报名者。 

注册和参加比赛是免费的,无需购买或支付任何费用.
Subscribe to